中國中體產業股份有限公司首批專家一行十一人,於本年二月十九日自北京抵澳,獲第四屆東亞運動會澳門組織委員會有關人員熱情接待。
中體產業股份有限公司為國內體育產業的一家上市公司,在組織體育比賽、人員培訓、電子訊息系統及各項與體育相關的經營領域皆有豐富的經驗和極大的優勢。為了保證2005年在本澳舉行的東亞運動會成功舉行,作為合作伙伴的中體公司與第四屆東亞運動會澳門組織委員會,將緊密合作,互利互補,令澳門首次大型綜合運動會達到更佳的效果。
今次來澳的中體專家團由中體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鄭玉春擔任團長、副團長劉亞群、團員包括中國奧委會副主席吳壽章、中體競賽管理有限公司高級顧問陳理明、中國體育建築專業委員會張汝棟等,專家團在東亞運組委會工作人員陪同下,曾先後到澳門運動場、澳門奧林匹克游泳館、綜藝館、澳門體育綜合體及望廈體育館作實地考察,為本澳的體育場地及設施、體育工藝、佈線圖、功能性房間佈置圖、熱身區設置位置等方面的意見。
二月二十至廿四日,中體專家團與第四屆東亞運動會澳門組織委員會就競賽組織、場地建設、電子訊息系統、市場開拓、宣傳推廣、開幕及閉幕典禮等領域進行多次技術工作會議。
專家團此行來澳,另一重要活動是在二月廿二及廿三日在東亞運動組委會舉行四項體育專業課程,包括:競賽組織與籌備、總日程表及競賽編排、場館建設及標準、電子信息系統。標誌著第四屆澳門東亞運動會的專業培訓計劃正式展開。
中體公司的相關專家為來自第四屆東亞運動會澳門組織委員會和體育發展局,以及多位應邀參與的澳門體育界人士共八十多位學員準備了詳盡的材料,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細緻的講解方式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同時,各項課程的主講者都能較靈活地在課程中融入澳門主辦第四屆東亞運動會時的各項注意事務,令學員更感投入,獲益更多。
專家團於訪澳期間為東亞運組委會在多方面籌組工作提供實質建議,並共同制定了相關的工作文件,以配合東亞運的各項具體工作。該團於二月廿五日返回北京,經過今次交流,雙方更加明確今後的合作方式,以確保東亞運各方面的工作辦得更好。
初成立的女子隊參賽如此大型賽事曾受到爭議,認為成隊時間太短不宜參加大賽,但另有說法是支持參加,認為可趁此機會了解本澳女子在亞洲區的實力情況。出征台灣的女子隊不負所望,在只有隊長羅文詩有兩年球齡外,其他均是在公開選才才接觸籃球、訓練時間不到一年的新血,各場比賽未有怯場,在如此大型球賽中盡力發揮,經過努力球員也沒有白費,成績超出目標,力克蒙古獲第九名,最難得是澳門隊在落後五分情況下在第四節追上對手,反敗為勝,最後以七十三比六十五取得青年女子隊成軍以來的首場勝利。男子隊方面,雖還未有機會參加大型國際賽事,但在賀歲盃中面對外隊的表現亦令人欣慰。
籃球青訓開展了一段時間,成效初見,同時主理籃球代表隊的教練馬振洪認為,本澳的運動員始終是業餘參與,“三從一大”中從難、從嚴、從實戰可加以要求業餘隊伍,但大運動量的要求則難與專業球員相提並論,所以取得好成績要付出艱辛的努力,業餘時間參與時間不足的情況下,沒有刻苦耐勞的精神,在面對一些強化的集訓更易止步。青年軍去年暑期到內地集訓,曾出現此問題,由於當時的訓練運動量比平日稍大,有運動員的身體及生理上都有出現不適現象,如出現頭暈、嘔吐等,有部分運動員難受訓練過程的苦及累而躲在宿舍裡偷哭,個別甚至欲在中途放棄,最後經團隊的支持,大家都能克服一切,不管在訓練還在比賽中也全力以赴、全心投入,運動員的表現亦得到對賽隊伍的一致好評。
談及青訓隊伍存在的問題,馬振洪認為,可能是業餘性質,澳門隊的運動員的敬業精神還不夠,集體榮譽感不夠強,缺乏那種責任感和使命感,部分球員訓練投入度亦不夠,因學業等理由而全勤出席練習的球員更是不多;另球員得分能力不強,快攻和三分球無把握;基礎訓練及訓練時間不足,這亦是業餘參與的問題;運動員奔跑能力和力量等方面均要加強訓練力度。
馬振洪指出,在幾個月的訓練期深深感受到各界對籃球運動的支持及重視,籃球亦受到青少年的歡迎,所以在目前時間、場地、人員不足等情況下,建議在年齡上和青年組別的年齡適當結合組成一支隊伍,保持球隊系統訓練,適當增加訓練和比賽時間與次數,藉此強化訓練水平和技戰術水平及實戰能力,這有利於隊伍的訓練、對抗、發展與技術提高。同時,針對業餘參與訓練時間不足、身材不足等問題,要抓緊基礎訓練,創出“絕招”,練出技術特點、創出隊伍風格(打法)。馬振洪認為澳門隊既存在身材不夠高大,更要練出狠、快、靈、準、變的技術特點。
籃球青訓隊經過近一年的培訓及出外參賽的磨練,有部分的運動員在面對學業及艱辛的訓練等種種因素,最終都棄籃球而去,青訓隊現在只剩下九名男子及八名女子運動員。胡松輝表示,青訓工作得以順利開展實有賴體育發展局的大力支持,各屬會的積極配合輸送苗子。籃球總會計劃今年將繼續開展公開選才的活動,補充更多有潛質的青少年,以求延續青訓的工作,令階梯隊伍不斷層。
運動可提升個人的鬥志,增強個人意志力,而籃球又是一項集體運動項目,隊員的磨合可以訓練團隊合作精神,對青少年的成長有好處。籃球總會舉行選才活動,青少年不妨考慮報名參與,家長或老師亦可以推動子女、學生積極參加。